​全职招聘创始人张杰贤:最美的风光都在创业的路上
2022-09-28

【开栏的话】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作用日益增强,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产品不断丰富,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涌现出一批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标杆人物,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人社传媒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对话行业新领袖,把脉发展新方向”主题系列报道,集结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智库“大脑”,观察风云变化的行业人、行业事、行业情。


本期报道:全职招聘创始人张杰贤:最美的风光都在创业的路上


微信图片_20221013142419.jpg


创办国内最早的人才网站、发布第一个“就业指数”报告、开展首次大规模薪资调查……如果创业是一场足球赛,那么张杰贤无疑踢出了一个漂亮的上半场。“中场休息”过后,他调整战术重新上场,打造新型招聘网站“全职招聘网”(现全职招聘集团)。2011年至今,张杰贤带领全职招聘直面移动互联网浪潮,不断适应求职市场新环境、新趋势,逐渐成长为国内唯一覆盖企业招聘全流程的服务商和大数据人才招聘的领先者。


前不久,全职招聘启动了一个致力于人才职业能力提升、助力应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职教实训项目“全职学堂”,这或许将成为张杰贤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最后一舞”。作为一名征战创业赛场超过20年的老将,张杰贤几乎没有远离过招聘行业,回望那些年的奋斗史,他认为与其在意最终的得失,倒不如享受努力的过程。 


反思与创新


即便已经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但上演“归去来”的张杰贤发现,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依然充满了挑战,他和团队也因此走了一些弯路。


离开创业一线的那段时间,张杰贤转型为天使投资人,将视野放在人力资源服务以外的行业,从中了解到不少新项目和新模式。2010年前后,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不断迭代升级,社交网络也蓬勃兴起。与此同时,张杰贤意识到全球的招聘网站运营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停留在“企业发布信息—求职者检索职位—企业收集简历、约面试”上。


“‘重新出发’与第一次创业的初衷不同、起点不同、资源不同,当时就是想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张杰贤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行业求新求变。起初,他打算效仿国外一家创业公司的做法,将各个平台的职位聚集在一起,为求职者提供招聘信息的垂直搜索服务,然而在尝试了3个月后被证明在国内企业普遍缺少自有招聘官网职位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思来想去,他决定先回到传统招聘网站这条路上,但定位更加清晰、垂直,这才有了后来的多行业垂直招聘网站——全职招聘网。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对全职招聘网而言,变革的脚步不会停歇。“从2011年底到2015年,我们发现又有很多新变化,比如数据驱动业务变现比流量驱动变现容易得多;PC流量向移动终端转移,几个大的头部招聘网站流量也在大量流失;媒体碎片化和企业招聘渠道更加多元化等。”张杰贤说,“2016年,我们的业务方向差不多全面转向为企业服务——围绕企业招聘需求提供一系列技术产品和服务。直到2020年,我们还在反思创业的过程,意识到即使是在‘招聘’这件事上,保持‘专注’也同样重要,需要选择有限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深挖。”


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定位调整。采访期间,张杰贤多次强调,起码在过去的六七年中,公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全职招聘集团”,因为其业务范围早已不止于网络招聘。“当然,这不代表‘全职招聘网’被放弃。事实上,我们正在重新规划C端求职平台。”张杰贤表示,“移动互联网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新的拐点正渐渐浮现。我们近期将重启面向个人的AI招聘和视频招聘服务,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对整个招聘行业有所贡献。”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用户体验会变,但对合适人才的需求恒久不变。张杰贤曾经说过,只要跟企业招聘有关的事情,哪怕不能产生高回报也要去做。他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企业有需要其实就是商机,恰好我们有围绕招聘的一系列完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微信朋友圈推广还是抖音短视频,或是在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目标班级的应届毕业生中做招聘推广,又或是搭建、重新设计、推广招聘官网,我们不仅要做,更有能力做好。”


张杰贤说,这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点”连成了一条服务企业人才招聘需求的“线”,但如果能更加专注于其中一部分“点”,全职招聘可能会做得更好。


激励与传递


“让招聘更简单,让求职更容易”是全职招聘的愿景,也是张杰贤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初心。多年来,他十分乐意将个人总结和心得感受与年轻人分享,以此激励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成长。


去年6月,张杰贤回到青年时期就读的江安中学,从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切入,引导在场学子正确认识和理解成功。演讲中,张杰贤讲述了成功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要有远大清晰的目标,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保持一颗阳光的心。


作为四川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张杰贤时刻牵挂着母校的毕业生们。2020年4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久,一场特殊的空中招聘会在四川大学举行。张杰贤第一时间积极响应,除了安排全职招聘集团成为活动协办单位之一,还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该校毕业生求职及对接企业招聘。


“学生受疫情影响无法参加现场招聘会,但不能因此错过就业机会。”张杰贤介绍,“企业只需提前设置好面试问题和相关流程,我们的系统就会自动通知候选人在合适的时间登录系统参加面试。这种做法大幅降低了招聘工作量,可以确保面试内容标准化、评判标准统一化、面试效率最大化,堪称校招神器。”


创业前,张杰贤积累了丰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经验,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深刻的认知。201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一场讲座上,张杰贤站在招聘者的角度发表主题演讲,建议广大在校学生根据所处年龄阶段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划。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张杰贤给出了几条建议:“有规划比没规划好;规划赶不上变化,适应变化的能力比规划更重要;在合适的位置上贡献价值,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才是核心。”


与此同时,张杰贤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对就业和行业的影响。“人力资源服务需要关注的对象不是AI,而是people(人)。”张杰贤认为,随着机器让体力劳动强度降低,共同富裕带来劳动收入的提高,使得“体面工作”变得更加普遍,职业高低贵贱之分不那么明显。求职者应该不断学习、放平心态,在人口老龄化、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的今天,工作永远都会存在。


展望未来5年,张杰贤预测AI技术和视频化将在招聘行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企业招聘官网的普及可能会造成招聘平台的空心化,大公司自带流量,小公司也可以轻易触达目标求职人群,但目标人才不会产生投递简历的“求职”行为;猎头公司将变得更加规模化和专业化;外包业务中的垂直专业或将推动部分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去人力资源化,成为垂直领域的专业公司;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应用到个人征信方面,学历造假愈发困难,大学生就业不会因为“考研热”变容易……“移动互联网到了下半场甚至加时赛,招聘需求仍将是行业的强刚需,要用好人才数据尤其是自有数据的深挖,提供专业化服务。”张杰贤表示。


从1997年中华英才网上线算起,今年是张杰贤创业的第25个年头,期间他开创过行业先河,享受过高光时刻,并最终摆脱逆境,砥砺前行。当被问及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是否依然会将人力资源服务作为创业方向时,这个从巴蜀之地走出来的中年人笑言:“应该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吧。”


来源:中人社传媒 2022-09-28  作者:邓宇